原文來自 Chainlink, 鏈接: https://blog.chain.link/ordinals-bitcoin-nfts/
譯者:Tiny熊 @tinyxiong.eth Ordinals 由開發(fā)者Casey Rodarmor于2023年1月20日在比特幣主網上推出,Ordinals NFT 是在比特幣上創(chuàng)建NFT的最新方式。雖然比特幣上的非同質化代幣(NFT)并不是一個新概念,比特幣上的第二層網絡,如 Counterparty 和 Stacks已經實現了基于比特幣的NFT,但 Ordinals NFT與其他比特幣NFT的架構有根本的不同。 自從他們推出以來,超過20萬個 Ordinals NFT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用戶、開發(fā)者和愛好者所鑄造,他們對比特幣原生NFT的潛力感到興奮。但是,到底什么是 Ordinals NFT,它們是如何工作的,以及為什么它們是不同的? 
Ordinals NFT自推出以來,已經看到了穩(wěn)定的增長,現在有各種媒體類型嵌入到單個satoshis。 什么是Ordinals 銘文(Inscriptions)?Ordinals 是創(chuàng)建比特幣 NFT 的手段,通過附加數據,如圖像,視頻,和一些聰到比特幣區(qū)塊鏈。 與比特幣 NFT 的前輩方案不同, Ordinals NFT 不存在于比特幣的二層網絡中。相反,它們使用一個隨意但符合邏輯的排序系統(tǒng),稱為Ordinals理論,給每個單獨的比特幣聰一個獨特的數字。因此, Ordinals NFT 完全是比特幣原生的。他們在不改變比特幣協(xié)議的情況下工作,不需要任何額外的二層,并與網絡向后兼容。 聰 即 satoshi 或 sat, 一個 "satoshi "或 "sat "相當于一個比特幣的1/100,000,000,是比特幣最小的面額。 Ordinals NFT 的歷史雖然 Ordinals NFT 是通過Ordinals理論的概念化而真正解鎖的,但今天存在的 Ordinals NFT是由比特幣協(xié)議的隔離見證(SegWit)和Taproot 更新得以實現的,這兩個更新分別發(fā)生在2017年和2021年。 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更新并不是為了實現這些新型NFT的具體目的而進行的。但是,由于每次更新都擴大了區(qū)塊內鏈上能夠存儲的任意數據量 -- 這意味著現在有空間來存儲圖像、視頻,甚至游戲 -- 使得 Ordinal NFT 在命中注定而成為可能。 隔離見證 (SegWit)Segwit是2017年的一個更新,導致了比特幣區(qū)塊鏈的軟分叉。該更新通過增加一個可以支持任意數據的 "見證數據(witness data)" 部分,有效地將比特幣交易隔離成兩個部分。 
SegWit將交易和見證(簽名)數據分為不同的部分,并使任意的數據可以存儲在見證部分。
"見證數據(witness data)" 最初創(chuàng)建是為了: - 繞過區(qū)塊大小限制的嚴格限制
- 允許可選的、任意的數據轉賬
- 防止非故意的交易可塑性(malleability)
在技術上,SegWit的實施意味著交易不再需要包括見證數據(不會占用比特幣原本為區(qū)塊安排的 1MB 空間)。取而代之的是,在一個區(qū)塊的末尾,為見證數據創(chuàng)建了一個額外獨立的空間。它支持任意的數據轉賬,并有一個折扣的 "區(qū)塊重量(block weight)",巧妙地將大量的數據保持在比特幣的區(qū)塊大小限制內,以避免硬分叉的需要。 注:放在見證數據字段中的數據,會比放在原本的區(qū)塊空間內的數據 “更輕”,所以在隔離見證交易的見證數據字段內存放數據,會比在區(qū)塊內存放數據(比如 OP_RETURN 輸出)更便宜。即 “折扣”
這是 Ordinals NFT的第一個先兆,因為它擴大了一個人可以在交易中包含多少任意數據的限制。 TaprootTaproot 于2021年11月實施,是一個多方面的升級,旨在改善比特幣的隱私、可擴展性和安全性。Taproot 創(chuàng)建了一個更容易存儲任意見證數據的系統(tǒng),并放寬了對一個比特幣交易中可以放置多少任意數據的限制。這次升級的最初目標是進一步加強基于比特幣的智能合約,如時間鎖定合約,其通常是在見證數據中表述。 這些更新是 Ordinals NFT的關鍵推動因素,它將NFT數據存儲在 Taproot 腳本路徑的花費腳本(spent script)中。這次升級使得結構化和存儲任意的見證數據變得更加容易,為 "ord" 標準奠定了基礎。隨著數據要求的放寬,假設一個交易可以用其交易和見證數據填滿整個區(qū)塊 -- 達到4MB的區(qū)塊大小(見證數據空間)限制 -- 極大地擴展了可以放在鏈上的媒體類型。 比特幣 NFT 如何工作?要了解 Ordinals NFT是如何工作的,重要的是要區(qū)分 "Ordinals(排序系統(tǒng))" 和 "銘文(Inscriptions)"這兩個術語,它們一起都是用來指這種新型的比特幣NFT。 這些 NFT 可以通過與如以太坊 NFT 對比來更好理解,后者是通常有兩個組成部分:tokenID 和 metadata。 TokenID同質代幣是可以互換的。例如,沒有辦法區(qū)分兩個不同的以太坊幣,就像不可能區(qū)分一個美元和另一個美元一樣。TokenID在NFT中加入了 "不可替代"--它們?yōu)槊總NFT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條形碼,使用戶能夠將代幣彼此區(qū)分開來,TokenID是使 NFT 具有獨一無二特新的原因。 NFT可以有相同的tokenID,如果它們是由不同的智能合約創(chuàng)建的。在這種情況下,智能合約地址可以讓你區(qū)分一個 NFT 和另一個NFT 。 Ordinal 排序作為 TokenID比特幣是可替換的,這意味著沒有辦法將一個比特幣與另一個區(qū)分開來。這就是Ordinals理論的作用。 Ordinal NFT 的關鍵創(chuàng)新是,他們提供了一個系統(tǒng)來為每個聰編號。其結果是:比特幣區(qū)塊鏈上的每個 satoshi 都有一個唯一的ID。每個Ordinal,以最基本的形式,只是一個被分配了唯一編號的聰。下面是它的工作原理。 在 Ordinal 理論中,單個聰是按照它們被開采的順序來編號的。第一個序號是創(chuàng)世紀鑄造的第一個聰,可以一直追溯到2008年。當一個比特幣被轉移時,通過基于交易順序的先進先出系統(tǒng),順序被保留下來。 詳細可參考Ordinal number理論 或 Johnathan 的Ordinal NFT實現原理

Ordinals是按照它們被開采的順序來編號的。在先進先出的過程中,交易的順序被保留下來。 譯者注:例如,創(chuàng)世第一個區(qū)塊的挖礦獎勵為50個btc(1 btc = 10^8 sat), 則第一個區(qū)塊會mint出[0;1;2;...;4,999,999,999] 范圍的聰;第二個區(qū)塊獎勵也為 50 btc 時,則第二個區(qū)塊會mint出,[5,000,000,000;5,000,000,001;...;9,999,999,999]范圍的聰。 由于UTXO實際上包含很多個聰, 這些聰本身的相對順序在轉賬交易后才能確定。
Ordinal 理論并不違反比特幣可替換性的本質。比特幣協(xié)議并沒有正式承認聰這種新排序。相反,一個由Ordinals愛好者組成的社區(qū)集體賦予這個編號系統(tǒng)的意義,并建立起這個共識下的的工具。 元數據(Metadata)在非比特幣區(qū)塊鏈中,元數據是可選的一部分,它是可附加到一個非同質化代幣上任意數據。它被用來代表和展示大量的藝術、游戲中的資產、個人資料圖片、金融資產等等,這些都已經成為 "NFT" 這個詞的同義詞。 銘文(Inscription)作為元數據Ordinal NFT 不像 非比特幣NFT那樣 有一個指定的元數據點(tokenURI)。相反, Ordinals NFT的元數據被保存在交易的見證數據中。 
一個比特幣銘文的例子 -- 由其所有者重用的 CryptoPunk 圖片。
這也是 "銘文(inscription)" 一詞的由來 -- 附在特定聰上的數據被 "銘刻" 在比特幣交易的特定部分。為了給一個特定的比特幣刻上數據,并創(chuàng)建一個有順序的NFT,用戶必須將一些聰作為單獨的比特幣交易發(fā)送到一個與 Taproot 兼容的錢包,并將所需的元數據作為交易的一部分。他們還必須注意交易的順序,以確保所需的聰幣不會被用作網絡費用。實現這一過程自動化的工具有助于消除這些風險,并使這一過程對非技術用戶來說更加容易。 Bitcoin Ordinals 與 NFT有何不同?比特幣 Ordinals 和更標準的NFT類型之間的關鍵區(qū)別是它們的流動性。因為比特幣協(xié)議沒有正式承認Ordinals理論,一個Ordinals可以是可替代的,也可以是非同質化的。這完全取決于誰擁有這個Ordinals,以及他們是否希望保留這單個聰。 例如,如果一個比特幣用戶不承認或不關心一個Ordinals或附加在它身上的數據,它可以簡單地像其他比特幣一樣被使用。這樣的話,Ordinals是可替換的 --它們可以被用來支付網絡費用或作為付款發(fā)送,任意數據仍將被附加。以太坊NFT就不是這樣了。以太坊NFT與以太坊同質幣完全不同,不可能將可替換代幣與NFT混為一談,因為以太坊網絡對每種代幣類型的處理方式不同。 圍繞 Ordinals NFT的爭論Ordinals NFT的興起引發(fā)了比特幣社區(qū)對比特幣基本作用和精神的討論。 一些人認為,比特幣應該被用來進行安全的金融交易,由meme(模因)推動的Ordinals銘文的興起不必要地填滿了比特幣的區(qū)塊空間并推高了交易費用。其他人則對 Ordinals NFT能給比特幣區(qū)塊鏈帶來的meme/文化價值以及比特幣將其不可改變的、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擴展到金融交易的想法感到興奮。 因為Ordinals在今天的比特幣軟件中是完全有效的,取消創(chuàng)建 Ordinals 銘文的能力將需要更新比特幣協(xié)議。因此,最終還是要由比特幣社區(qū)來共同決定Ordinals是否會繼續(xù)存在。 感謝 Chaintool 對本翻譯的支持, Chaintool 是一個為區(qū)塊鏈開發(fā)者準備的開源工具箱 |